潘院士团队通过一种便笺密钥的四十六次加密,得到的大质数乘积的因式分解值完全可以替代这种符文的效果。
只不过由于加密一次非常复杂并且成本高昂,所以潘院士这次使用的依旧是符文核心。
而这项技术适合公布的另外一点,则是因为它本就是杨老曾经提出过的四种可能之一。
当然了。
说是对外披露,到时候公开的肯定只有初始阶段的成果。
就跟你赚了十万块钱和别人说赚几千一样,大头都被兜着底。
差不多就是那种“XX团队在XX信息方面有重大突破”的消息,不会把成熟技术对外公开。
这种消息一来可以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来可以拔高特定领域的国家地位。
三来就是钓鱼了,懂的都懂。
这种技术的初步成果,属于那种现有科技可能要五六年才能常规突破的情况。
不会夸张到毁人三观,但却会令有心人惊讶许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