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明打开文档,将鼠标下拉到某个栏目上,喃喃道:
“生命实验基地二期日均计划消耗337吨...军事基地非军械生产阶段日均计划消耗164吨....赤县城日计划消耗709吨.....算上煤矿和羊背城这边.....好像勉强足够?”
指挥部的这份钢铁用量预估可不是随意搞出来的虚假文件,而是花费了大量时间与头发计算出来的合理数字。
以赤县城日计划消耗为例,709吨日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了:
人均钢铁蓄积量。
人均钢铁蓄积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代表性指标,是任何国家都会长期跟踪研究的宏观指标。
这是啥意思呢。
直白点说,就是你每年所有财产中有多少含铁的总量。
比如一辆车的耗铁是1吨,钢筋混凝土的房子一平方米平均要用60公斤钢筋,你有车有房的话这个指数就会上去。
当然了,实际统计的时候还会加上国有公共钢铁设备的均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