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楼的地面铺满了深色的石砖地面,店内则采用了暗色系木料+隔座的布局方式,也就是类似于本土的卡座。
当然了,比起本土的卡座,太和楼卡座的精细度和私密性是要更高一些的。
看上去古朴与大气兼具,自然而然的给人一种高档次的暗示感。
譬如杨伯礼此时左手的一个卡座内,他用神念可以感知到,其中坐着的不过是几位衣着略微华贵的凡人。
但在珠帘的遮蔽效果与大环境的加持下,从外边看这些人就像是腰缠万贯的富商一般,哪怕是端着茶杯喝水都仿佛带着深意。
就像是魔都很有名的一些万岛日料,428的人均价格配合上获过奖的建造布局,你根本分不清在周围吃饭的是真土豪还是一两个月来一次的咬牙党。
明明是心中紧张而不敢大口吞咽的动作,在别人眼中看上去那就是很有素质的细嚼慢咽。
这就是布局带来的心理暗示,是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后顾俊明对杨伯礼介绍道:
“杨掌柜,我们大堂卡座的标准接待人数是六位,侧边两翼则有双人间和八人间,定位...也就是预想的客户是温饱线收入两倍以上、修行领域以下的平民阶层。
至于二到四楼则是我们准备的包间,装修水准要更高一些,杨掌柜请随我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