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纵死无怨,恳求皇上册立国本!”
“今龙体有恙,以防不测,还请皇上速速立皇嫡为太子!”
……
跟普通百姓的反应有所不同,百官在经历“隆庆屡次驾崩”后,宛如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般,却是纷纷上疏请求隆庆册封太子。
在诸多的政治投机中,“拥立之功”和“站对队伍”无疑是回报最高的一种政治投机方式。
一旦他们所押宝的皇子当上皇位,那么得到的回报却是十分丰厚,甚至能够将一个官员捧到相位。
远的不说,单是早年的裕王和景王之争,这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隆庆二十年的榜眼潘晟进了景王府担任讲师,结果后来官职排到高拱的后面,甚至是落后了一大截。
反观同一年的二甲进士高拱,随着景王被外放后,他可谓是官运亨通,在隆庆登基后更是以阁臣的身份兼任吏部尚书。
一个是堂堂的榜眼,一个仅是二甲进士,同样进入王府担任讲师,由于效忠的对象不同,致使官途是差若天壤。
面对如此大的诱惑,又有几个官员不心动,不想着自己成为拥立新帝的功臣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