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郑常精于儒道,对兵家之事不甚喜欢,礼部尚书陈思妄更加不敢妄言,两人皆是把目光投向马启芳。
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马启芳看着二人的目光有些不喜,却也知道此时只能自己接这个茬,肃然道:“武当之事份属江湖,末将倒是不太懂。至于南楚河西一道集结兵力,只怕是那陈友谅要对裴家动手。而陈友谅重新启用徐飞将,这一点倒是不好说,末将也想不通透,那徐飞将年过七十,已近暮年,就是给他十万雄兵,他又能做什么?半只脚都进了棺材的人,又能翻起什么风浪?”
段庆政微微皱眉,对于马启芳的话不甚满意,却又不能直接喝斥,只得把目光转向景百晓道:“先生所言云里雾里,朕理不出头绪,却不知马将军所言如何,还请先生赐教。”
景百晓摸了摸花白的胡子,起身对着段庆政道:“陛下,南越危在旦夕,景某此来,就是提醒皇上早做准备,莫要等那陈友谅大军压境,再仓促应对,到时候悔之晚矣。”
马启芳虎目含怒,喝斥道:“一派胡言,景百晓,你莫要危言耸听。”
段庆政生气道:“马启芳,且听先生说完。”说罢又转向景百晓急促道:“先生息怒,还请先生明示。”
景百晓不理马启芳对着段庆政道:“陛下,武当山之事,过不多久自会有人说与陛下,景某便不多言。北周大乱在即,西梁也将风起云涌,这两国与越国相隔太远,当不会有太多影响。只是南楚与越国接壤,等那裴鼎文回到河西,陈友谅必然会发难,到时候裴家只怕凶多极少。裴家之后,岭南宋家也当会人人自危,若是陛下能救下这两家人,以这两家的底蕴,自然对陛下有所帮助。”
段庆政沉默半晌道:“朕若是救下这两家,岂不是要与陈友谅为敌?非是朕不自信,只是我大越与那南楚委实差距不小,岂能轻易挑起事端。”
景百晓摇头叹道:“就是陛下不愿起纷争,那楚文帝会否放过陛下,陛下又如何说的准?徐飞将重返朝堂和陈友谅动裴家,只怕是为了南楚起兵做准备。只等乱世开启,楚军必然挥师西来,到时候陛下就是不愿动刀兵,怕也不得不为。”
段庆政低头沉思,马启芳见皇帝不说话便道:“景先生怎知南楚会攻我大越?那陈友谅就不会挥师北上,直取东齐?”
“东齐有长江天险,楚军想要过江,已是不易,说句不好听的话,南越披甲儿郎不过东齐大半,若马将军是楚文帝,会先攻东齐还是先攻大越?”景百晓看着马启芳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