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大宋中华报》,徐跃脸色再也不淡定,脸色一变,一边喝茶,一边陷入沉思。
“人口耕地在大人基本上没有改变变化,出政绩的地方就在于税赋。”看到徐跃陷入沉思,徐谋趁热打铁:“更何况,灵泉县的主要税赋还在赵家庄手里,这个可是朝廷必须考核内容之一。”
“难道侄儿就这样被赵平那个竖子拿捏得死死的,没有其它法子了?”听到这里,刚刚站起的徐跃又无力坐下。
徐谋点点头,语气极为肯定:“小圣人虽然不说是绝对把握,但是相当大的把握。正是有有了这些有利的物事,所以他才有信心与谢家及徐家谈条件。”
“赵平那个竖子把侄儿坑得如此惨道,让侄儿天天到桃源镇喝山风。侄儿想与他玉石俱毁也不行吗?”徐跃想到自己狼狈地逃窜到桃源镇,心里极为不舒服。
徐谋摇摇头,口气不屑一顾:“如果说是玉石俱毁,毁掉也是汝,对赵家庄影响不大。”
“为何会这样,对赵家庄也没有影响吗?”徐跃双手乱舞,根本不相信会是这种结局。
徐谋想了想,分析一下原因:“程亮这次主政有方,解决了官吏的俸禄,加上赵家庄多缴纳一点税赋,晋升乃是必然。贾理与雨济旱由于修建大宋的第一个驰道,晋升也是水到渠成。唯一存在变数乃是李之豪,不过他本来是主簿,能够晋升当然更好,但是不晋升影响也不是致命性的。倒是大人,由于从县城逃窜,丢弃子民,极有可能从知县降级为原来的县丞。”
“难道赵平这个竖子早已把这些计算进去了?”徐跃无力拍打椅子,依然有些不甘心。
徐谋想了想,摇摇头:“事实如此,已经没有多大转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