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游击见那老者走远,来到王公弼身。
王公弼冷冷道,“潘游击,你实话告诉本官,你有无把握胜那桐城乱民。”
潘可大犹豫一下道,“大人,听谍探所言,黄文鼎一伙实在人数不足两百。
我营中善战者只那五十多家丁,此外有二三十名身长力大者可堪一用,其余只是能听约束。
有这近百精锐,在平野之地胜那乱民当有十足把握,可要攻打云际寺,却恐怕…”王公弼在心中骂了一句,堂堂南直隶五府兵备道,居然最后能战的兵马只有不到百人。
南直隶一直还沿袭卫所制,卫所因其天生的制度性缺陷,从明初开始便一直在崩塌的路上,到明末崩无可崩,如安庆卫的五千七百余卫所军户早已不知所踪,根本不可能承担防卫职能,而南直隶承平已久,各处兵备松弛,缺少北方边防的紧迫性,明帝国的中央税收都用于了北方九边,这也是九边能够由卫所制转换为募兵制的财政基础。
每次朝廷用兵大多只能在九边抽调,并非是只有北方能出强军,而是与这种财政分配的格局也有极大关系。
排除明帝国本身低下的行政效率因素,这种财政分配也是造成内地防备极度虚弱的重要原因,一点有限的军费还要被层层克扣,将官再吃点空额兵血,所以王公弼堂堂五府兵备道,才会只有百名可战之兵。
好在贼人战力也不强,王公弼也不打算理会潘可大的难处,他承受着巡抚的巨大压力,他必须将压力传递给将官,当下冷冷道,“张都堂严令克期平乱,潘游击你有何良策”
潘可大沉默片刻后道,“下官独力难以剿灭乱民,但可与桐城乡绅合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