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应桂还要再说,但熊文灿已经点了戴东珉,只得忍住气退回,但看起来还准备再发言。戴东雯站出一步语气坚定的道,“此等贼子十年来杀人无数,向不受约束,实乃天性恶毒之人,只要利刃在手杀心自起,若要着实招抚,必先去其羽翼。下官以为
无论其求抚是否真切,散党则可抚,若称兵拥众则不可抚,请总理大人三思。”
两个地方大员反对,熊文灿也不着急,只是制止两人继续发言,接着他便点了张任学。庞雨偏头打量了一下,张任学看起来大约五十岁,身材颇为高大,一开口声音洪亮,“抚与不抚在熊大人斟酌,若是不抚,张献忠距此不远,我等劲兵云集,可寻
一日假作点验兵马造册,让他集合人马于谷城,其外无哨探,我等大军四面合围,一举灭此朝食。”庞雨看了看余应桂,他微微皱着眉头,似乎对张任学的表态有些失望,庞雨心中也觉得有点好笑,张任学实际也是反对,意见就是剿了干净,不过跟两个巡抚一
样,他不会直接说出反对二字。略微思索一下,庞雨大致能想到堂上各官的道道。三月平贼是皇帝定的目标,没说是剿平还是抚平,但办差的人都知道完全剿平是不可能的,但平贼第一责任人是熊文灿,到时处罚肯定是熊文灿顶着,但招抚之后又不一样,流贼安置在地方,复叛之时多半已经过了三月之期,首要责任便成了地方官,巡抚自然希望尽量
的剿,而不要把定时炸弹放在自己辖区。但此时明确表达反对招抚,就会被熊文灿写入奏本,三个月之后如果没有平贼,熊文灿首先会向这些人甩锅,所以大伙都不直接反对,而在招抚的条件上想办法。对...法。对于招抚条件,他们必须要尽量苛刻,就是顾虑到这些贼首人品不好,以后复叛的可能不小,现在说了记录在案,届时也便于他们向熊文灿甩锅。特别戴东珉
提到的,要求流贼散去,那贼首就毫无自保之力,无论哪个贼首也不会同意,但以后复叛之时,戴东珉可以说他当时已经提出防范之策,只是熊文灿没有采纳。熊文灿是总理,他本可以直接上报招抚,今日堂议同样是为了分担责任,无论反对还是赞成,都会有文书记录,所以在场人等都不会明确说赞同还是反对,以免
增加自己的风险。
堂上名曰议事,但参与的人各有打算,互相提防着生怕自己露出破绽,言辞都尽量灵活,但庞雨看得出来,余应桂和戴东珉确实不想招抚。
“张总镇思虑周全,若是张献忠假意就抚,此计大为可行。”大堂上还没一个人赞成招抚,熊文灿接着又点了陈洪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