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下的隆庆朝,百官无本上奉无疑是一种奢望。
现如今的徐阶等四位阁臣比较沉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高拱若是上本完毕,往往都是直接轮到下面的九卿进行奏事。
高拱像是一个最喜欢出风头的大哥般,当即进行奏事道:“皇上,今河南、山东多雨,致近期大量流民涌进京城,还请皇上妥善处置此事!”
农业的脆弱在于干旱不行,这多雨同样不行。随着今年夏季北地的雨水量过多,河南和山东局部地区出现了大批的流民,而很多流民选择前来京城觅得一线生机。
隆庆顶着一双熊猫眼,整个人很是困乏,只是不敢在高拱奏事时表露出来,但脑子已然不会转动,却是应付式地回应道:“高爱卿,那当如何是好呢?”
众官员早已经习惯这个没有主见的皇上,亦或者是“懒政”的皇帝,难怪当年精明的嘉靖有意扶植景王上位。
不过这倒不算是坏事,只是这个“懒政”和“放权”的皇帝,这样才更有利于他们这帮臣子尽情地自由发挥。
高拱却是不以为异,显得理所当然地提议道:“请皇上着令顺天府衙施粥并妥善地安置流民,以彰显皇上圣明!”
“如此……甚好,那便依高爱卿所奏!”隆庆忍着打哈欠的欲望,便是从善如流地同意道。
高拱得到满意的结果,显得精神抖擞地瞥了徐阶一眼,而后昂首挺胸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