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着大明的规定,官员的奏疏需要经过通政司进行格式查验,而且查看内容是否有犯忌讳的字眼等,只有合乎条件的奏疏才能通过。
正是如此,吴三乐这一次动用了这一项权力,对着官员上呈的奏疏“鸡蛋里挑骨头”,最终成功地截留下来几十份官员弹劾黄光升的奏疏。
只是这其实是下策,不说根本无法拯救黄光升,那些官员修改后仍然能够继续上呈弹劾奏疏,顶多是帮着黄光升争取一点时间而已。
“仲怀,你已经做得够好了!”徐阶显得满意地望向这个弟子,而是希冀地望向众官员道:“诸位,现在还是想想办法,如何能够妥善地解决这个事情吧!”
这一次来到这里都算是徐党的核心人物,更是大明官员中的聪明人,正所谓:众人集柴火焰高。他之所以将这些多人聚到一起,便是想要聚大家的智慧来解决目前的难题。
黄光升这些天一直在苦思冥想,心里亦是没有想出对策,此时亦是希冀地望向众人。
左都御史王廷思索片刻,便是望向徐阶郑重地说道:“元辅大人,现在当务之急是皇上的态度,争取让皇上支持黄尚书!”
这个话无疑是抓到了核心!虽然隆庆的政治天赋远逊于嘉靖,在朝堂亦是远没有嘉靖的震慑力,但他终究是大明皇帝,是真正决定黄光升去留的那个人。
户部尚书葛守礼等人听到这话,亦是纷纷地跟着点头。
“张侍郎是潜邸旧人,素来足智多谋,定然已经有良策了!”刑部左侍郎钱邦彦微笑地望向对面的张居正,却是选择踢皮球地道。
张居正如何不知钱邦彦的小心思,心里暗骂一声“老货”,却是迎着徐阶的目光拱手道:“老师,我虽进入潜邸两年有余,但跟皇上亦是多于讲学交流!依弟子之见,皇上历来宽仁侍人,想必不会是真心想要对黄尚书免职。故而事情的关键还是在高拱那里,若是高拱此次能够留一手,黄尚书必可无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