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君王是一个好事,但亦是一个坏事。
因为大明百姓确实需要一个不像嘉靖那般胡闹的皇帝,但大明百姓亦需要一个能够将他们拉出水深火热生活的皇帝,而隆庆已然已经不具备后者的技能。
只是大明新帝是如此的品性已经是既定的现实,这是他当下无法改变的事情,似乎亦不用特意进行改变。
尽管而言,对新帝有期待的是一些官员和善良的大明百姓,但他很早便已经知道隆庆并不是一个有魄力的君王。
在宣读这一份超长的《登极诏》后,关于隆庆的即位流程算是正式告一段落。
站在旁边的司礼监掌印黄锦鸿对着殿中的文武百官大声地喊话道:“皇上特恩,有事可出班奏报,无事则卷帘退朝。”
包括殿外站着的低级官员,这里官员人数已经达到一千多人。
科道言官和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奏报,一些低级官员只能乖乖地站在后面,甚至需要前面的人传达才能知晓殿中发生了什么事。
只是不论什么时候,大明官场都会讲究尊卑顺序,历来都是由当朝首辅和阁臣率先奏报,而后再是六部尚书等官员。
“皇上,臣有本奏!”徐阶似乎早有准备般,当即便出列道。
“徐阁……徐爱卿,请说!”隆庆帝显得有些紧张,声音微微颤抖地抬手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