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并没有显得多么高兴,跟着以往般敛着脸,将茶盏放下便是开门见山地询问道:“想必诸位都已经有所耳闻,皇上今日下令近日要廷议刁民册,却不知诸位如何看待刁民册呢?”
林晧然今晚一直作陪,亦算是半个主人,此时亦是微笑地望向了被邀请来赴宴的四人。
此次被邀请的是工部尚书雷礼、礼部尚书郭朴、左都御史张永明和礼部左侍郎陈以勤,四个人不仅身居高位,而且都是有着很大影响力的人。
雷礼凭着其出色的主持工程能力,哪怕他身上有着深深严党的烙印,亦是能够安然无恙地生存在这个朝堂中,其身后有着昔日的严党旧人。
郭朴虽然今非昔比,但终究是当下深受圣上宠信的礼部尚书,且还出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吏部侍郎和吏部尚书,在北系中有着不弱于杨博的影响力。
张永明是董份所提拔起来的官员,虽然袁炜和董份的去职,致使浙党可谓是遭到了重创,但浙党的底蕴不容小窥。
礼部左侍郎陈以勤是地地道道的词臣,又是裕王的老师,拥有着极美好的前程,作为巴蜀的领军人同样具有不弱的影响力。
他们都是有着各自的消息源,比普通人更清楚今日万寿宫发生的事情,故而知道吴山此次宴请他们的意图。
郭朴心里暗叹了一声,便是直接履行春节时的约定道:“次辅大人,刁民册乃治世之策,下官定然会进行支持!”
“呵呵……诚蒙郭尚书夸奖,刁民册有益于解决匿田的顽疾,但离治世远矣!”林晧然微微一笑,显得谦虚地回应道。
刁民册是由他提出的,这项新政的功劳很大程度会归功于他。不过他在这里亦是耍了一个小心眼,表面是在谦虚,但却不着痕迹地强调了“刁民册有益于解决匿田的顽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