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气得脸都青了,这“不作为”落在他身上,简直是一个催命符。现在他已经年满七旬,如果再被人指责他无能,那他还有什么脸面继续呆在朝堂?
杨博跟胡松是同年好友,却是当即声援道:“高侍郎,并不是我们兵部不想除掉此贼,只是韦银豹据险而守,少兵无益,多兵则是劳民伤财!如果俞大猷还在广东总兵的位置上,此事倒还好办一些,只是俞大猷现在已经调到辽东,这南边无将矣!”
户部左侍郎马森和刑部右侍郎万虞恺等官员听到杨博这番论调,心知杨博是将矛头指向了林晧然,怪责林晧然推出的“南将北调”政策,却是不由得纷纷扭头望向了林晧然。
高拱的主要目标是在此次廷推发出属于他的态度和立场,却是知道他区区一个礼部右侍郎决定不了这种层面的事情,看着杨博将矛头指向林晧然,却是乐于看戏了。
林晧然的两只大拇指正在转圈,却是没想到杨博直接将矛头指向自己,嘴角微微上扬,便是望向杨博进行回应道:“南边既然能出俞大猷、戚继光和石华山等名将,那么便还会有其他悍勇之将!如果朝廷当真下决心除掉韦银豹,两广将士必定不负所望,定能将韦银豹的头颅送至京城!”
韦银豹的实力明明不如张琏,之所以能够在广西上窜下跳这么久,一是大明的广西方面的囤兵比较少,二是大明不愿为一片贫瘠之地而大动干戈。
如果大明下决心兴兵对付韦银豹,其实不需要动用俞大猷和戚继光这种级别的名将,单凭着两广现在的兵将便能将韦银豹从古田拨除。
对于这一点,他很有信心,何况还有着英勇善战的雷州卫,另外联合商团的火器营亦能够调派过去相助。
胡松刚刚被高拱说得很没面子,这时倚老卖老地插话道:“林侍郎,你这是当真不懂用兵之道啊!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战术该如何布置,兵源该如何调配,这没有好的将领亦是不行的。呵呵……这行军作战可不是你写文章般,只需动动笔墨即可!”
说到最后,他轻捋了一下胡须,为着这一番高论而洋洋自得。
“吴侍郎,你说本官不懂用兵?”林晧然显得似笑非笑地望向胡松,正当徐阶暗道不好之时,便是一本正经地侃侃而谈地道:“本官出任雷州知府主持开海事,时粤西海域和北部湾盘踞海盗上万之多,琼州和雷州百姓已不敢往来。然本官先灭东海、硇洲两地海盗,再歼龙门几千海盗,今粤西海域再无风波。迁广州知府,本官亲自主持南门之战,歼倭二千余人,后兼任广东巡海副使主持广东海事,却是少有之清平。去年末,鞑掳来犯,本官于通州率众将士取得北门大捷。若是真要论到军事,我林某人不才,但自认在你之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