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无银?”林晧然的眉头微微蹙起,显得不解地反问道。他出任过顺天府尹,对府库的情况很是清楚,库银一直都很是充足。
        徐纲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便是显得老实地道:“这事情还得从提编银一事说起!”
        “愿闻其详!”林晧然端起茶盏,不动声色地点头道。
        徐纲轻轻点头,便是一五一十地将事情说了出来。
        林晧然上疏奏请削减顺天府的提编银,奈何上头是同意了,但为了满足当今圣上的各种修道支出,户部每次遇到急于用银的事情,仍然是将手伸向了顺天府尹的库银。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顺天府的提编银一开,再想要关上,已然是困难重重。特别在户部面前,在半步阁老的户部尚书严讷面前,顺天府尹哪有拒绝的能力?
        徐纲无疑是一个合格的顺天府尹,虽然没能阻拦住户部那只贪婪的大手,但先用顺天府衙的库银进行进补,而后才以最轻力度地向百姓加征提编银。
        正是如此,顺天府衙现在确实是无力安顿流民,却是进入了一个小小的死循环中。
        表面上,这是顺天府衙过度搬空银库,致使无力安顿这帮流民,但顺天府衙若是不搬空银库进行填补,必定要向百姓多征收提编银,届时跑到京城的流民只会是有增无减。
        有时候朝廷觉得多要几万两,每个百姓头上只摊派十几文钱,但有可能正是这十几文钱,令到他们只好流落于京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