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79章 乡试新规 (6 / 8)

作者:余人 最后更新:2022/11/23 3:10:56
        贡监,是以人才贡献入监之意。洪武初规定,凡天下府州县各学,每年贡举一名到国子监学习。后来名额略有变更,但因贡举学生的标准徒具虚名,致使仅以食廪膳年久者为先,往往是一些年长而无学识的人入监学习,所以监生成绩差劣。至孝宗时期,又于各府州县常贡之外,每三、五年再行选贡一名,通过考试把学行兼优、年轻有为者选贡入国子监学习。

        荫监,是指三品官以上子弟或勋戚子弟入监读书的学生。

        例监,是指因监生缺额或因国家有事,财用不足,平民纳粟于官府后,特许其子弟入监学习者,故又称民生。

        这些太多没有经过童子试筛选的国子监监生,其资质亦是良莠不齐。这其中固然有天资聪颖的公子有匪,亦不乏一些愚笨之人,总体质量令人堪忧。

        从明代洪熙元年开始,乡试采取分省确定录取名额的方式进行,朝廷为了照顾一些特殊的群体,从明代采用编列字号的方式,给予这些群体以特殊的照顾。

        在顺天乡试的试卷中,有专门编有皿字号试卷,从而将北直隶和国子监的考生区分开来,而考官会从皿字号试卷录取三十五个举人。

        顺天乡试的录取人数是一百三十五人,远高于广东的七十五人,但其中三十五的名额其实是留给国子监的监生。

        跟着“冒籍”有异曲同工之妙,各地生员对进入国子监是趋之若鹜,便是体现在他们参加两京乡试的优待上。

        亦是如此,国子监的与试者实质是国子监内部的一场考试。

        他们虽然跟着北直隶的生员一起在顺天贡院同场考试,但录取的标准线却是截然不同,出现了一种不公平的科举现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军事历史]天唐锦绣 [列表]
  2. [其他小说]女帝的极品太监 [列表]
  3. [其他小说]三国之终极进化 [列表]
  4. [其他小说]绝色皇后的贴身假太监 [列表]
  5. [其他小说]我的公公叫康熙 [列表]
  6. [其他小说]丹道宗师 [列表]
  7. [其他小说]荡宋 [列表]
  8. [其他小说]王的女人谁敢动 [列表]
  9. [其他小说]将军好凶猛 [列表]
  10. [其他小说]铁血残明 [列表]
  11. [其他小说]我娘子天下第一 [列表]
  12. [其他小说]红色莫斯科 [列表]
  13. [其他小说]带着系统来大宋 [列表]
  14. [军事历史]寒门崛起 [列表]
  15. [军事历史]神话版三国 [列表]
  16. [其他小说]兰若蝉声 [列表]
  17. [军事历史]迷踪谍影 [列表]
  18. [其他小说]剑道乾坤 [列表]
  19. [军事历史]寒门祸害 [列表]
  20. [其他小说]靠着历史在异世界迈向王者之路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