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晧然听到隆庆给李焘扣下的这顶帽子,心里不由得暗叹一声,却是知道隆庆终究不是明君,甚至没有嘉靖的城府和眼界。
李焘的奏疏固然是扎心,但内容亦不全然是编造,特别“今为鳌山之乐,必纵饮,必耽声色”的逻辑并没有太大的毛病。
隆庆此次着急于要惩治于李焘,却是暴露了李焘所指责的“气量不足”,更是坐实李焘所言非虚。
当然,这亦是古往今来皇帝的通病。
虽然很多皇帝嘴里都说要魏征这种谏臣,只是魏征真的出现之时,却是叶公好龙的翻版,恨不得将魏征之流碎尸万断。
“皇上,李焘是臣的弟子,臣对李焘知之甚深。李焘此举正是忠于皇上,故而才冒此风险上疏直谏,疏中之言虽有不当言词,但还请皇上能够听取李焘的劝色之言!臣从太医处得知,皇上今犯病良久,正欲遏欲养静。只是皇上近期仍旧进御无常,以致病情迟迟不得痊愈!由此可观,李焘亦可谓是忠言逆耳,故请皇上反躬自省、轻惩李焘之罪责!”李春芳朝着隆庆拱了拱手,却是选择维护李焘道。
反躬自省?
张居正等人听着李春芳这种维持李焘和如此定义事情的属性,看着隆庆和李春芳已然形成了对峙之势,却是不由得暗暗咽了咽吐沫。
一时间,整个东暖阁弥漫起一种紧张的氛围,一些人很罕见地嗅到这对君臣间悄然生起了火药味。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pck.iamtaec.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