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是休养生息亦就罢了,结果直接抛出了“加征三年”的提案来盘剥普通百姓解决财政问题,通过“禁铁令”来谋利而抑制了民族的发展。
正是如此,而今对徐阶的声讨并不是历史偏差,更像是华夏民族历史的一次拨乱反正,一次对徐阶更为公正的审判。
但是世事往往不遂人意,总会朝着他们所不愿意的方向发展。
在他们等待着皇上对徐阶的审判之时,甚至有官员准备上疏弹劾徐阶,下午时分从宫里传来了一则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消息:“皇上将海瑞的奏疏留中了!”
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流程,而处理奏疏自然不例外。奏疏经由通政司到司礼监,再到皇上的手里,这理论上都是绝密的。
只是皇上既可以不交给内阁票拟,亦不直接处理送到六科廊,甚至是永久性地丢在一旁,这便是“留中”。
到了这个时候,京官和地方官员的优劣便是体现出来!
若是京官,那么可以即刻再上疏,亦或者写一份草疏送到六科廊或内阁,甚至直接将自己要弹劾徐阶的内容公布出来。
只是海瑞远在松江府,哪怕隆庆将他的奏疏当了柴火烧了,他亦不会知道皇上将奏疏留中,而是老老实实地傻傻等待。
“皇上这是有意护着徐阁老?”
“这怎么可能,不是都说皇上因高拱而记恨徐阶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