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偏偏地,杨博等官员却是只能被动地防守,甚至都不敢跟蒙古骑兵正面厮杀,但林晧然却将鞑子打得溃不成军。
由此可见,这兵法的理论水准再高亦是没有用处,真正起决定性作用还是个人对兵法的独特见解和运用。
隆庆的脑子却是没能拐过来,脸上充满茫然地望向林晧然,显得十分无助的模样。
“皇上,徐阁老刚刚之言不过是照本宣科,宛如当年纸上谈兵的赵括。臣之所以能够屡番取胜,正是没有局限于兵书,却是权衡着每一个变数。别说是决定胜负的燧发枪,哪怕是上方谷的一场雨,亦能够直接左右战局!”林晧然看着眼睛茫然的隆庆,显得语重心长地解释道。
隆庆倒是喜欢一些典故,却是知道纸上谈兵的赵恬和诸葛亮在上方谷险些烧死司马懿的战役,显得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徐阶从来没有领兵打仗的经典,确实像是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恬。至于林晧然却是宛如那位诸葛亮,可以掌握着战事的方方面面,这才成为大明的常胜将军。
一念至此,他知道林晧然的话更值得相信,燧发枪的工艺不能落到俺答的手里。
混蛋!
徐阶气得脸都青了,只是他却不能继续跟林晧然进行辩解,却是无比痛恨地暗骂道。
他在军事造诣上确实远远不及林晧然,根本没有资本跟这位战功显赫的玉面狐狸在军事理论上相比高下,更何况这还是不讲武德的大明第一辩才。
正是如此,他知道纵使是林晧然危言耸听,故意夸大燧发枪在战事上的作用,他亦是只能捏着鼻子承认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