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林晧然入主巡盐察院,这里显得很是忙碌。不仅人员进进出出,一些重要的盐税卷宗亦是纷纷送过来,且还有一些政令由这里发出去。
身穿斗牛服的林晧然端坐在衙署的书桌前查阅着宗卷,正是查阅着淮盐的生产情况,主要是查看各个盐场所采用的生产工艺。
食盐的生产是一个不断进行演变的过程,最开始人们是在河床和海床或者湖床直接寻找盐的结晶,而后演变为海水煮盐。
海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通过煮、煎来制取,一直到隋唐时期,海盐的制取都是这种方法,效率可谓是相当低下。
直至宋元时期,海盐才出现了“晒曝成盐”的晒盐方法,只是在工艺技术上还很是落后,甚至很多灶户还继续采用煮盐之法。
由于明太祖定下了户籍制度,令到这些灶户世代煮盐。虽然食盐售价高于宋朝,但大明却采用低价盐引的发行方式,故而他们的售价却是低于宋代。
正是如此,大明的灶户的收入实则并不高,加上朝廷对盐税的渴望加剧了对灶户群体的盘剥,最终致使很多灶户选择逃亡。
“老师,广东的灶户已经到了,我将他们都安顿在客栈里!”蒙诏一直伴随在林晧然的身边,亦是帮着林晧然处理着各种的事情,这时走进来汇报道。
“好,那便依计划行事,将他们分配到各个盐场!”林晧然听到这个消息,眼睛当即微微一亮,便是对蒙诏又是吩咐道。
他现在作为巡盐钦差,虽然心里已经有了整顿盐政的决心,但却明白灶户才是他改变盐法的关键,故而他需要想办法给灶户群体创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