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经传出,众多官员亦是开始议论纷纷,揣测着林晧然的命运。
尽管林晧然在顺天府尹的位置上干得很出色,尽管林晧然是史无前例的大明文魁,尽管林晧然是革新派的领军人之一,但现在却难逃权力的碾压。
那一份弹劾的奏疏经过通政司,很快就被送到了宫里。由于皇上近来身体欠恙,几乎所有的奏疏仅是经一下万寿宫,便会交由内阁进行票拟。
徐阶在上任之初,便扬言要改变严嵩时期专权的现象,决定跟阁臣共同拟票。只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往往都是他一言而决。
袁炜本是生性活泼之人,现在出任《兴都志》总裁,又是皇上最器重的青词第一高手,哪怕袁炜有心想要参与其中,那亦是有心无力。
正是如此,袁炜这位次辅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大事决策,仅是分得一些无关紧要的奏疏。
徐阶拿到黄钧的奏疏后,当即便进行了票拟:“顺天府尹林晧然虽勤于政务,但处事欠妥,当外派地方继续历练,请吏部酌情调派地方任职!”
外放,通常对顺天府尹而言,确实算是一个不错的去向。
虽然顺天府尹在京城为官,但却归为地方官的范畴。反观外放地方担任督抚,虽然是到地方做事,但却是货真价实的京官。
从地方官到京官,这无疑是一个升迁。
只是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顺天府尹这个位置通常是由京官出任,这再外派地方出任总督,这算得上是前去镀金。
林晧然在地方官好不容易回到京城,下一步怎么都要混到六部侍郎。但如今再外派地方,怕是很难再重回京城了,更别说混足资历进入内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