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无数的有识之士都纷纷前来投下文章,以期能够一举扬名,亦或证明自己的才华。
“这篇文章文采无可挑剔,且直指大明之弊,哪里不能刊登了?”
“这文章好是好,但锋芒太盛了,对军屯的抨击太过于尖锐,且……”
“徐文长,对这个问题就应该尖锐,军屯问题还要遮掩到什么时候?”
……
曹大章看着争执的二人,而陶大临显得盛气凌人,徐渭则是处于下风。
徐渭是以探花郎进入修检厅,身份不过是正七品修编。若是在以前排资历的时期,他根本没有跟陶大临叫板的资格,更不可能成为修检厅三巨头之一。
只是徐渭如今却拥有雄厚的资本。一来,他跟林晧然交好,亦是《谈古论今》的元老之一;二来,他是吴山的学生,而吴山又是翰林掌院学士。
但看到徐渭如此吃瘪,曹大章饶有兴致都看着,很希望他们这个小团体决裂。
徐渭没有选择退让,正色地望着陶大临道:“请陶兄容我把话说完!我记得若愚兄说过,我们《谈古论今》的宗旨是求实!这文章怦击军屯侵占没问题,但引用这种揣测的数据,我就绝对不能够答应。这跟我的个人喜好无关,实则我对这文章亦是爱不释手,但这文章已经有违我们创刊的宗旨,这点我必定反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