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耀五十岁左右,生得矮胖,但浓眉大眼,留着八字胡,笑起来很有感染力。
虽然户部尚书的含金量太跌,但高耀能够谋得这个位置,无疑说明他有背景和能力。
“高尚书大驾光临,这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又何罪之有!”徐阶主动上前相迎,保持着一贯和蔼可亲的态度道:“高尚书,快快请坐!”
高耀自然知晓礼数,恭敬地回礼道:“徐阁老,您先坐!”
双方入座,顶级龙井被送上来,香气四溢。
高耀喝了一口茶,先是对茶称赞一番,接着才开门见山地道:“徐阁老,下官冒昧打扰,是想知道您对今日增加朝廷财政收入的举措,如何看待呢?”
“呵呵……严阁老不愧是高瞻远瞩,生铁之事可先行试点,再观其效!”徐阶先是一愣,仿佛毫无芥蒂般微笑道。
虽然不明白高耀的来意,但他自然不可能将心中的想法道出,谁知道高耀是不是被派来探口风的。
“不是这个!”高耀却是缓缓摇头,深深地望着徐阶道:“下官是想知道鄢懋卿提议将盐课银增到一百万两,将余盐全部剔除,徐阁老如何看待这一事呢?”
大明牢牢地掌控着食盐的生产环节,通过盐引的方式引入经销商,而经销商拿到盐引后再去盐场提盐。
只是这里有着一个问题,盐引自然不能滥发,每年都要核实产盐量再确实发行盐引的额度。正是如此,数据上难免出现误差,便出现了专业术语中的余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