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笑道:“英国公就在两仪殿那边筹备‘大殓’事宜,又不远,微臣去去就回。”
作为宗室之内军功仅次于李孝恭、私人情感甚至比李孝恭更深厚之人,李道宗素来被李二陛下视为腹心,所以李孝恭为了不引起李二陛下的忌惮不得不以贪财暴躁之名自污,但李道宗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再将目光由玄武门向北,移到左右屯卫的营地之上,房俊略感安心。
他非常不满李勣袖手旁观的态度,身为宰辅之首、军方领袖却在皇位归属这件事上默然处之,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但与此同时,又感觉李勣这样稳坐如山倒也不错,最起码没有依附于稚奴那边全力反对自己,似乎也并非不可接受……
若李二陛下不是暴卒驾崩,易储之事一定稳稳推行,将玄武门控制权牢牢抓在手中,无论最终十六卫是谁倒向太子,东宫也翻不起太大浪花,易储之事定能成行。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马周接口道:“让微臣去吧,跟英国公好生聊聊。按理说英国公虽然淡泊名利,但绝非胆小怕事无可担当之辈,或是有什么难言之苦衷,或是有所忌惮之事,把话说开,未必不是好事。”
房俊断然道:“当下局势,成败一线之间,岂有侥幸之理?英国公对于自己的态度一直含糊其辞,若任其前后摇摆、左右逢源,会引领朝野上下纷纷效仿,导致局面模糊、敌我难分,还不如毕其功于一役,令那些心怀鬼胎之辈浮出水面,而后与其决一死战!”
战报雪片一般飞来,承天门外两军激战正酣,由于天街平坦阔直,双方根本施展不出所谓的纵横穿插只能硬碰硬的血战,战斗伤亡疯狂飙升,这使得两军将士都杀红了眼,但战斗区域实在过于狭长,双方数万军队源源不断涌入,战斗区域迅速扩大,已经波及南边尚未修建完成的皇城。
所以有唐一朝,自玄武门发动的政变多达四次,而每一次政变都是控制玄武门的一方取得最终胜利,绝非巧合……
而现在,玄武门在李道宗手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