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见到房俊心意已决,叹息道:“还有什么好商议的?孤自然知道只要不想丢掉河西诸郡,此乃唯一可行之法。然而……罢了,大丈夫自当凌云壮志,家国有难,何惜此身?只愿二郎行军在外,慎之又慎,若无必要,不可亲冒矢石、身历战阵!”
若是一个小小的吐谷浑害得他痛失肱骨,那可当真是犹若丧臂之痛!
房俊心中温暖,颔首道:“殿下放心便是,薛延陀二十万控弦之士尚且被微臣打得落花流水,区区吐谷浑,何足道哉?殿下只需稳守关中,后方不乱,微臣自当斩将夺旗,再立新功!”
李承乾还想要说什么,但是看着房俊坚毅的眼神,万千言语终化作一声叹息。
死有轻于鸿毛,亦有重于泰山,大丈夫马革裹尸,乃是至高无上之荣誉,为了家国天下不惜此身,夫复何言?
*****
率军出征,需要政事堂与军机处的双重允可,颁发印绶,方可成行。不过以眼下东宫一系对于政事堂、军机处的掌控程度,事实上只要李承乾允许,便等同于已经获得通过。
就算有人站出来反对,也不可能影响大局。
所以翌日清晨政事堂上,当李承乾道出允许房俊率领右屯卫替代柴哲威出征河西之时,很快便获得通过。
当然,其中之阻挠势不可免……
岑文本便曾坚决反对,“吐谷浑数万铁骑纵横青海,一旦翻越祁连山,便可顺势而下攻城掠地,半支右屯卫不足两万之数,却要固守凉、甘、肃、瓜等诸州,强敌兵锋之下,岂非顷刻间化作齑粉?河西诸郡固然重要,却也不能让大唐虎贲白白送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