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茫茫的大海上,就他们一船人,有个屁的办法,出问题了当然只能自己修了,时间久了,只要是标准的船员,基本都会搞机械,而这些人下船来搞企业,最起码机械维修和流程原理他们是能弄明白的,带个技术岗,维修员和管理员就可以直接兼职。
“啊,还有啊,那没事了。”刘备沉默了一会儿,发出了不知道是感慨,还是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声音。
“这些我们从泰山年间培育出来的人员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现在绝对都是合格的,而且如果只是对内作为技术岗位进行援建指导,数量也绝对足够,但不可能让他们所有人都去做这件事。”陈曦的脑子很清晰,他本身就是在按部就班的做这些事情。
然而随着陈曦集村并寨的推进,刘备认识到所谓的时间成本其实是要综合考虑的,人口不够多的村寨,水网改建、道路改建、物流贯通、教育布设、人员管理什么的成本都会大幅增加。
“我们将他们培育出来就是等国家需求的时候可以使用,为什么不能投入?”刘备皱眉,隐约有些不满,在某些行为上,刘备确实是有些推己及人的想法,问题是刘备的道德水平很多人达不到。
“先寅吃卯粮吧,实在不行,真到那个时候我再想办法吧。”陈曦心下无奈的对刘备解释道。
船员为什么被默认为技术兵种,就是因为所有的船员难免都会因为在船上而被迫学会机械加工和快速修理,周瑜穿上那些人,别的不会,绝对都会修理大型机械,而且都基本知道这些大型机械的原理。
刘备点了点头,因为这一世没有经历过那么多的波折,刘备还是有些青年时的莽撞,但好歹和陈曦共事多年,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强求,当然这些不能强求的事情多是可以转圜之时,某些事情刘备还是坚定的认为不能妥协。
刘备的道德水平很高,但夷夏之辨其实很清楚明确的,什么国际主义,对于刘备来说都是扯淡,亲疏远近还是很明确的,这种时候当然是保自己人了,先让本土的弟兄们吃上肉,再管其他人。
只不过现在,刘备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一说的,在他看来村寨企业的推动很重要,这关乎着百姓的碗里面到底是纯粹的干饭,还是上面能铺上一层肉,动这个在刘备看来有些接受不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