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后者,计划这个,其实在早先我就说过,有些事情难以避免,兖州案和冀州案其实是一种必然,没有这一出,也会有别的,我本身就有所准备。”陈曦带着几分唏嘘说道,“可我们的底子经不住这么使用,人手不够是一种必然。”
“没有别的后备手段了?”刘备直接坐下,指了指一旁的位置示意先不去伤兵营那边了,先了解一下陈曦这边的情况,伤兵营那边早半个时辰,晚半个时辰其实都没影响,去不去才是最重要了。
“倒也不是没有后备手段,而是后备的手段要应对下阶段的计划。”陈曦将第二个五年计划之中涉及的乡村企业建设所需要的岗位人员缺口指出来,并且将五年教育的替补人员数目也进行了描述。
不过刘备其实还是倾向于一千人的村寨,因为这个规模的村寨,百姓种田的话,在道路贯通之后,去田里面,步行花费的时间是小于一个半小时,而人口上升到两千人之后,部分百姓进田时间就需要两小时,这就有些要命了。
如果说一五计划的初期是解决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后期是将清汤寡水的稀饭换成了干饭,那么二五计划的乡镇企业铺开,在国家能拿到钱的同时,也能让百姓吃到肉,所以刘备很关注。
故而一听要动而地方乡镇准备的技术人员,刘备就有些接受不了,我奋力的开疆扩土是为了给后人留下更广阔的未来,努力的运营国家,是为了让当代的百姓过得更好,结果现在这俩之间需要妥协?
说实话,这都是被逼的,因为难免一船人出海,出点小意外,不会修怎么办?学呗!
当然后期刘备也明白了这一点,陈曦是在以搭建未来的方式在一点点推进,对于当前未必是最优解,但从长远来看,确实是最佳的答案,所以刘备及其他也就不怎么在这一方面发表感言了。
因为陈曦的政策延续性,所以时间久了,刘备也就逐渐的理清陈曦这些政策是为什么而布置的,可既然是逐级推进,环环相扣,现在一环断了,后面怎么办,就是个大问题了。
陈曦对此并没有看法,他只是在田头用泥砖给修了小房,问题基本解决,反正以前农忙的时候农民也是住在田里面,远处的田地给准备个泥砖房,让人送饭,或者自己做饭什么的,农民不会觉得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