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没搞到杨家那种吃草的程度,可闻喜裴氏不搞别的发展,除了必要的战斗力,主要点教育,杨家除了教育,还点了一大堆别的。
一旦交接完毕,依靠杨家这几年爆发出来的内控能力,用不了五年杨家就能初步管控吸收这三百万南贵百姓,之后只要熬过初期的阵痛,杨家再次重申自家是关西第一豪门,绝对没问题。
后续要是培养的好,凑个战国七雄还是没啥问题的,这可比将人流放到澳洲爽多了。
没错,说的就是陈郡袁氏,这家族之前每一阶段的表现很是一般,但每次即将摆烂的时候,就迅速被强行扭转,有亲兄弟卖挂,自身体量又大,陈曦也不好说什么,各凭本事而已,靠兄弟也是游戏规则。
故而陈曦而非常看好杨家,按照这个节奏,哪怕没有最后的大馅饼,这家族迟早又会起来,不过想想也对,这家族都四百年了,风风雨雨都过来了,下狠心继续运营,还是很有点能耐的。
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这六七家猜到的人,所能达到的努力程度也是完全不同的,杨家真心是畜生,陈曦也不得不拱手佩服,按照这个效率,杨家真的有可能在十年后承接三百多万的人口。
这些思考,陈曦一句都没有多说,只是简单提了一句等完成对于种姓制度的初步压制再行迁徙,但陈曦相信,就光这么一句话,在场其他三个人恐怕都会猜出来一些东西。
有的家族拼着自家吃草挤出所有营养去培养愿意追随自家的百姓,甚至将自家的家学,将自家百年来积累的治国思想,执政方略,管理心术,这等堪称屠龙技的玩意儿掰碎揉烂讲给来上学的学生。
基于这种逻辑,闻喜裴氏的地盘和曾经来的时候差不多大,兵力也和曾经来的时候差不多多,钱都拿去投教育了。
按照上行下效的原则,杨家从百姓之中挑选出来精心培养的下一代,也必然会有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
就目前陈曦的了解而言,中亚那些世家之中,有六七家已经猜出来了未来陈曦要做的事情,而其他大多数并不具备站立在如此层面去看待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依旧一无所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