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士燮赌上了自己的名望将这番宣言写在了上计的公文之中,这可和后世那种随便吹,没人管的情况不一样,这年头这种玩意儿都是要存根对照的,你这么写了,那自然就有人要盯着。
就看看你士燮到底能不能在二十年间将交州带飞到中原十三大州府中游的程度,毕竟这年头发誓这种东西可是讲究的很,在司马家没有坏规矩之前,那誓言的约束力非常强。
一旦你发誓了,没有遵守,自然有人会强行执行让你遵守的。
故而盯着士燮这段上计公文的人并不少,对此有看好,也有不看好的,但他们都承认,士燮在交州,在番禺做的确实是很好,哪怕最后确实是做不到,恐怕也能让交州脱离十三州最后一名。
当然陈曦对于这种说法不屑一顾,就交州现在这个情况,东南亚所有的资源为了省事都会从番禺港那边进入交州,然后在交州进行初级加工或者深加工,交州要是飞不起来才是见鬼了。
按照陈曦的估计,最多十年,番禺就该吊锤泰山郡了,地缘的优势太过明显,那地方现在就相当于一个国家最主要的进出口,而且等进一步发展,就会对内地造成虹吸,等道路交通进一步发展之后,那虹吸的效果就会更为明显。
最后大概率会出现是国家调控,避免交州一地吸引内地人口资源,按照这个情况的话,士燮老死任上,交州估计会有十几万人送士燮入陵,长安这边还得给士燮追认三公。
毕竟不管风口不风口,这功绩在这个时代对于本地人来说太恐怖了,他们可不会了解背后的原因,他们能看到实况已经不容易了。
这些人不可能认识到交州的腾飞是整个东南亚和中原物资交汇的必然结果,哪怕换个人来,就算做不到这种程度,也不会太差。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pck.iamtaec.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