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啊!”刘晔带着沉默复述了一遍,这可是每年都能稳赚这么多的生意啊,你还想咋?
“是啊,也就这么点啊。”陈曦没好气的说道。
就现在五铢钱的购买力,五亿钱也就听着多,仔细想想陈曦的投入,集村并寨的时候铺入村寨的供销社,道路基础建设,物流通道,以及陈曦搞得近乎都是垄断性质的生意啊,就这一年各类酒水也就卖了十多亿钱,刨除成本也就赚了七八亿钱的样子。
顺带一提,如果算上其他家族的酒水产业,这个数据能达到二十亿钱的样子,不过其他家族的利润远不如陈曦。
想想后世,都不提其他酒水了,光白酒一年销售额可以达到八千亿,按照这个经济比例,缩小四百倍都足够将陈曦按着打,陈曦觉得自己真是个垃圾,自己的销售链可是无比完备啊,就这没达到百分之一,真的是个菜狗子。
“得继续想办法提高居民年收入。”陈曦颇为无奈的说道,随后又兴冲冲的表示,“等老夫将这个数据拉高到百亿规模,以后就用这个来支撑非全面战争了。”
这一刻刘晔一肚子骂娘的话,最后默默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然后将骂人的话全部吞了回去,作为一个文明人,我决定不骂人。
“酒水产业真的能达到那么高吗?”诸葛亮难以置信的看着陈曦说道,“百亿的营收,按照你搞得越大,平均成本越低的计算方式,应该会有五十亿以上的收入吧,酒水真的能撑得起这么多的营收?”
诸葛亮并不怀疑五十亿钱能不能撑起非全面战争,实际上别说是五十亿钱了,五亿钱在有武器装备的情况下,就足够维持中央军的存在了,而如果是每年五亿钱,搁灵帝年间,整编的三河五校都能活到现在,一年五亿钱,养四万人,压力根本不大。
再想想西北羌乱,百年羌乱前前后后的投入也才四百多亿到五百多亿钱的样子,其中最大的投入就是东汉邓太后临朝称制的时候。
甚至说的过分一点,为什么邓太后在所有临朝称制的太后之中评价极高,史书直接给出了“兴灭国,继绝世”的总评,说白了就是邓太后临朝的时候,东汉遭遇了西羌之乱,这十二年的动乱,东汉总共投入资本二百四十亿钱,将西羌击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