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玠看着计划,然后缓缓的抬头看向陈宫,不得不承认,陈宫的离开对于曹操确实是一个损失,一般情况下陈宫的意义确实是不大,但是当攻坚的时候,陈宫的价值真的就体现了出来。
“北贵的庞大兵力其实完全是依靠南方婆罗门的支持才能得以维持下去的,我们现在要思考的是,婆罗门维持这样的兵力,到底有多高的成本,如果成本很高,我们最正确的方式是放白马进去,杀烧抢掠,破坏粮仓。”陈宫直接给出了最终的结论。
“这样的好处是,我们自身的压力不大,而白马的速度很快,在贵霜精华区来去自如,理论上只要贵霜不修烽火台这种快速传令的东西,基本不可能封锁住白马,而就算是修筑了烽火台,白马只进行破坏的话,也能造成相当的损失。”陈宫指着某一条计划而言。
实际上现在的问题也是陈宫拿不准南方婆罗门的情况,他没去过,没办法考证南方婆罗门的供养北贵的成本到底是高,还是低。
就跟我们看宋朝给辽国,西夏,金国的岁币一样,给菜鸡西夏银绢二十五万五千,给辽国绢三十万匹,银二十万两,给后面的金国三十万匹布,二十万两银,以及一百万贯钱。
这个岁币的规模已经足够拿钱的那三个国家吃好喝好了,这个规模加起来,甚至都有汉室常态时期财政的十分之一了,虽说汉代的五铢钱更值钱一些,但大致就是这么一个规模。
问题在于,宋朝别的没有,钱还是有的,感受一下《宋史?食货志》记载的内容,治平二年,内外入一亿一千六百十三万八千四百五,出一亿二千三十四万三千一百七十四,非常出者又一千一百五十二万一千二百七十八。是岁,诸路积一亿六千二十九万二千九十三,而京师不预焉。
这个收入的计算单位是缗,也就是常说的贯,换成钱的计量单位也就是乘个一千,然后回想一下宋朝的岁币,大概就有一个感觉,这就是在打发叫花子,百分之一不到盈余就能买平安,何必开战呢?
虽说这个思维不对,但是站在大宋那个角度上,还算是合理的。
这也是为什么宋辽议和,宋国给辽国每年纳岁币绢三十万匹,银二十万两这个消息传给宋真宗的时候,宋真宗直接夸曹利用干的漂亮,原因很简单,宋真宗给的底线是上面那个数乘个三,结果只用了三分之一就摆平了,能不满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