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家这个层面,一旦百姓因为生计乱起来,你陈曦来十个,荀彧来十个,百姓吃不了饭,该生撕了你,还是得生撕了你。
因而对于未来必然要走的道路,陈曦只能默默地留下一个种子,留下一个尽可能搞到能摸到工业化底线的脱产人口。
毕竟从理论上讲脱产人口比例越大,到时候进行工业化,社会变革导致的危险性就越低。
反正陈曦现在是不大可能再继续拉高脱产比例了,再往后只能等单个工具机这等近似生产资料,又能算作工业化基础的玩意儿普及,逐渐拉高脱产人口了。
用陈曦的话说就是,这锅太大,玩不转,我上可能出事,算了算了,反正我们已经是最强了,无所谓再强了,我将种子埋下去,等到时光轮转到那一天,自然生根发芽就是了。
陈曦这种性格注定了,不可能在山穷水尽之前,进行危险到可能波及到自身的社会变革,他更求稳,没有绝对的把握,不会去做那种对于这个国家来讲就算是完成了,也仅仅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理智和感性的双方面约束,陈曦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会努力消除那些真正影响这个时代发展的弊端,并且将汉帝国引向更为正确的路线,但想要让陈曦冒险赌一波未来,除非是汉帝国真到了不变革就不行了那种程度,陈曦才会出手。
陈曦不傻,作为变法者,没有他这种能维持平衡,授予各方足够充分利益,并且协调上下层利益的能力,保证各阶层利益不受到根本性损失的能力,变法者迟早死于法。
陈曦能做到这个程度,不是因为陈曦厉害,而是陈曦谨慎,并且控制着影响,又有足够的借鉴,而工业化搞不好陈曦需要将自己的命搭上,可能都不能出现他想要的结果。
甚至搞砸了,可能连他曾经可能给这个民族留下的一切都随之崩盘,稳稳当当走向无敌,稳扎稳打,迟早就能抵达,何必作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pck.iamtaec.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