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战争的方式已经不可能获胜了,为什么不换称庙堂之争,虽说司马懿相信刘备麾下不少人也能看出来一直拖下去迟早就能获胜,但需要多久呢?
换成庙堂之争的话,不说其他的话,打算从龙的那些人基本上当前就能拿到好处,而司马懿从人性的角度去思考的话,曹操一方以阳谋的方式将当前这个机会放在台面上的话,刘备一方能不动摇的有多少,真的是未必。
毕竟能混两次从龙之功的话,为什么不试试呢,就算搞砸了,关他们什么事情,真变成了庙堂之争,那些出谋划策的文臣全身而退的可能性更大三成。
在这么多好处的情况下,司马懿估摸着刘备被麾下众人忽悠着和曹操坐下来谈的可能性很大。
至于孙策,那有什么问题,站在司马懿的角度,刘备一方和曹操一方有这等侵占孙策一方利益的机会,为什么不干。
至于得罪了孙策,那又能如何?真走到谈判桌上那么就基本已经成了定局,就孙策一方的实力根本没有办法推翻。
在想清楚这些之后,司马懿对于长安的形势非常有兴趣,因为如果真的是这般的话,刘家的宗室现在就应该开始串联,准备撬天子的墙角了。
可惜司马懿在长安的眼线不多,加之他现在在司隶和并州的交界处,来往又费时太多,实在没有办法远程遥控,否则的话,司马懿也不介意远程操控一下局势。
实际上在司马懿想通这一点的时候,南下路上的周瑜从繁重的政务之中解放之后,他也从各种细节之中猜测到了这一可能。
这也是越是南下周瑜越发沉默的原因,甚至逐渐疏离陈曦和荀彧两人,因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在周瑜看来对于他们江东势力来说实在是太糟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