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贞姬能作为羊家主母,老实说其实是蔡邕在这上面玩了手段。
“仲春之月,令为男女,奔者不禁”,虽说是周礼,但却是延续了下来,直到后世一些地方三月三时候的对歌也一如当初保持着两千五百多年那般择婿的本质。
蔡邕在这上面玩了手段,之后补了三书六礼,虽说恨不得将二女儿掐死,但蔡家就两个女儿,蔡邕再怎么一肚子火,最后还是选择了给二小姐收拾烂摊子。
毕竟蔡邕再窝火,自己再怎么禁足收拾二小姐,也不会给别人欺凌她的机会,老实说,蔡邕将二小姐嫁出去之后不再让她进门,虽说确实有些不近人情,但蔡邕确实将该做的都做了。
只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反倒是二小姐过的远比一直克己守礼的大小姐好的太多,背德啊……
“讲道理的话,我其实很好奇的,姐姐你有两个天赋吧,一个精神天赋,另一个是琴音的天赋是吧。”蔡贞姬好奇的询问道。
“嗯,确实是两个,一个是常规精神天赋,反倒琴道那个天赋有很多特殊的用处,不过自己用来听琴的话,其实有没有并不重要。”蔡琰点了点头,她确实有两个天赋。
一个是自身的全面深化解读,就算是书中的隐喻,密语,她也能靠着大量的典籍堆积强行解读出来,并且强行解读出这句话之中暗含的意思。
不管你玩的是春秋笔法,还是什么鬼内涵,都能强行理解出来,这才是蔡琰能直接读懂,并且能匹配上逆岁老叟称号给陈曦的思想添上足够的典故和典籍注疏的原因。
要是没有这个能力,陈曦写的很多东西,以蔡琰的能力也不好解读,更别说是添加典故和注疏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注疏和典故,这些书看起来才像是先贤密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