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里正。此茶稍热,且待我题字完毕,正好合适喝。”朱平安向里正道谢,双手接过热茶,感觉到茶比较热,便随手放在一旁。
啊?
先题字再喝茶?!
里正不由愣住了,咽了一口唾沫,县尊都不需要时间构思一下吗?!古代有关羽温酒炸华雄,不,斩华雄,县尊今日是温茶题墨宝吗?!
一旁的王夫子也怔住了。
朱平安将茶放在一旁后,便拿起毛笔,饱蘸了墨汁,落笔于纸上。
朱平安确实不需要构思!因为,他有几百年的历史积淀,明嘉靖以后至现代,优秀的劝学诗如恒河之沙,数不胜数,朱平安哪里还需要构思啊。
说到劝学诗,朱平安脑海里就有一首《明日歌》从脑海中浮现出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首劝学诗,朱平安小学就背的滚瓜烂熟了。
对于自己的求学生涯,可谓影响深远,如预防针一样,防治拖延症。
所以,在王夫子一开口,朱平安就想让这首《明日歌》提前问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