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那么挑剔了,恩公的事重要。”郑新娣连推带攘的,硬把男人推到了门口:“等恩公安全了,我去买肉给你吃。”
……
“兹有上海青帮首脑,自称‘三大亨’之杜氏月笙,罔顾国家法令,售卖鸦片,毒害国人……”
《晶报》忽然火力全开,余大雄亲自执笔,矛头直指杜月笙。
查货的那些鸦片数量,具体运输路径,由谁负责运输等等,描述的非常清晰,就好像这些案子是他们亲自办的一样。
国民政府严禁鸦片,上海公共租界不受中国法律管辖,虽然工部局明里也是不许鸦片出现,但对这些事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可是,相比于清末民初,上海吸鸦片的人已经大幅度减少,国人对于鸦片的危害也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故而对那些鸦片贩子还是非常痛恨的。
现在,忽然爆出大批运往上海的鸦片被截获,而且后台老板知名道谢的指向杜月笙,未免引起上海舆论一片哗然。
接着,上海女权运动领袖潘黛娇,又好像商量好的一般,在《晶报》上说杜月笙总共有四位太太,根本就是不尊重妇女,践踏妇女尊严云云。
《晶报》甚至宣布,临时将三日一刊改成一日一刊,将全面揭露杜月笙之嘴脸,摆出了一副与杜月笙死磕到底的架势。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