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句容一带农村里不但有壮丁,而且有枪支,打游击的条件是完全具备的。比如宝华乡有轻机枪数挺,步枪千余,戴村有步枪300余支,茅山乡有武装壮丁数百人。
郎溪房李村所在乡更加夸张,竟然有迫击炮2门,马克沁8挺,步枪千余。
在突围部队的组织、发动和指导下,抗日烽火迅速点燃。
不过,茅山一带的壮丁早有相当组织,力也相当雄厚,但各自为政,互不联系,不能形成强大力量。
在这样的局面下,郭永镳召集茅山乡乡长张仁寿、大王村乡长唐贤祥、王庄乡长王志伟、茅山头目吴中怀和陈保贵等10余人开会,指出他们以往的错误,劝令从速改善,严密组织,切实互助,并责成张仁寿负责,领导各地民众奋起御敌。
会上,吴中怀备述他们曾多次抗拒日军烧杀队,并在天王寺夜袭敌人,俘获辎重甚多,请求给以委任。
陈保贵更是慷慨激昂,拍胸大呼:“我陈某今年48岁了,未能为国尽力。今日不与倭奴拼个死活,留我这条老命何用?”
郭永镳当面加以银元慰勉,答应转告政府分别委任,为国杀敌。经过这次会议,情况迅速好转。
句容、茅山一带的抗日武装力量居然如此强大,这倒是孟绍原没有想到的。
一个乡啊,不但有迫击炮,还有8挺马克沁,这比一些正规军的军事力量还要强大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