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搴恭恭敬敬地跪在石像前,像是抚m0着小婴儿似地,由下而上轻抚着石像表面。
「天妃是元世祖至正十五年1278年首次加封给予妈祖的称号。四百年後,到了清朝康熙23年1684年,圣祖康熙皇帝又下令晋封天妃为天后。」
几番解说,江龙这下才完全信服同伴的判断,忍不住摇头敬佩道:「这事真是奇了。妈祖娘娘的神像居然会出现在这地方,真叫人不敢相信。Champ!好样。又叫你蒙中一回。」
张搴转身望着江龙,一脸正经回道:「我可不是胡猜乱曚的。我可是有凭有证。郑和在第七次出航前明宣德五年,1431年,曾经在福建长乐地区闽江口的南山寺亲立一碑,碑文叫做…」
张搴转个身,又回到面对石像的位置,抬头仰望,停顿思索了几秒,方又接着开口:「叫做天妃之神灵应记。」
接着张搴闭上眼珠,背着海面,开始默念道:「长乐港,是郑和下西洋时,舰队在中国国内最後的聚集港。「天妃」是中国航海nV神妈祖在明朝时的称谓。我记得,这个碑文好像有一千二百字,大概包括三段:第一、明成祖之称赞及出使之目的。第二,海事之危险,妈祖对海事之保佑及郑和等所做之贡献。第三,前六次下西洋的年月、访国、战事、及带回珍兽等。」
「所以,天妃娘娘对於郑和的整个航海事业,影响十分深远。对於追随郑和远洋千里之外的中土将士水手,在每回必到访的中继站古里国,立下一尊天妃神像,既可安定军心,又可以抚慰军士的思乡之情,绝对是个聪明又务实的好点子。」
【注:明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带领二万七千余官兵,乘百余艘巨舶,七下西洋;大海茫茫,「烈风陡起,怒涛如山,危险至极。舟人惊骇,仓忙无措,仰赖神灵显然临庇,宁恬无虞」。所说的神灵指天妃。
永乐元年,郑和出使暹罗国,海上忽刮大风,几百人生命危在旦夕,郑和祈求天妃救助,忽然一阵香风漂飘来,见神站立在桅杆上,顿时风平浪静。
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下西洋,途中遇到台风,郑和祈求神灵保佑得平安。往渤泥国途中、往榜葛刺国也遇到台风,祈求神灵保佑後平安。郑和为了答谢天妃的功绩,曾奏请朝廷在南京龙江关建立一所天妃g0ng,蒙明成祖御赐纪文。郑和又奏请朝廷在官兵驻紮的福建长乐港建立天妃g0ng作为官兵祈祷之所。郑和船队聚集在天妃g0ng下,等候信风出航;出行前郑和带领二万七千余官兵在天妃g0ng举行大规模祭祀典礼,点燃香烛,供奉牺牲,祈求神灵保佑。
郑和宝船内也供奉天妃,昼夜香火不断,各船专设司香一名,不管其他事务。每天清晨由船主带领船员向天妃娘妈顶礼。
宣德七年1431年,郑和奉圣旨往湄洲屿天妃g0ng拜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