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就是有那个大病,你不服,咱们就慢慢聊到你服。
今天笔者不但要再次肯定这个故事,而且还要从愚公与智叟的姓氏入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
如果有人说愚公姓愚,智叟姓智,千万别觉得他们是在瞎扯。可能,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首先我们先从愚氏说起,《元和姓纂》、《姓苑》都直接指出,愚氏,愚公后人。《康熙字典》也列其为姓氏,说明愚氏是真实地存在,而且和愚公确切相关的。
愚公这个人,也并非出自列子虚构。所谓孤例不举,我们也要找出他在其他文献当中的记载。
愚公的原型,在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山海经?中次七经》。
首先介绍一下中次七经,在本作中出现的太室,少室,浮戏山,都位于中次七经的范围之内,方向,距离的介绍也都没有大的出入。可见中次七经的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而且介绍的就是中原诸山。
其中记载,在嵩山以西二百三十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座堵山,神天愚居之。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彩蛋章里的地图,洛阳到登封的直线距离,是一百三十余里。
那么所谓愚公道到嵩山的距离,和两百三十里这个数字差异就不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