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四章 荆湖 (2 / 4)

作者:更俗 最后更新:2023/7/23 16:36:33
        这么多的招附饥民以及耕地,都是纳入百余乡司巡检司进行管理。

        制司向诸乡司提供钱粮,由乡司组织大的屯寨、垸寨、道路建设,兴修水利、开垦粮田,将招附饥民纳入屯辎兵序列进行管理,给予果腹口粮、栖身的屋舍以及农具、耕牛——立下军功的兵卒,直接将田地分配到户,其他屯辎兵及眷属耕种,则需在正常的赋税之外,另向乡司缴纳相应的佃租。

        就目前而言,无论是常规赋税,还是额外上缴的佃租,都截留在荆州主要用于后续的地方建设;毕竟招附饥民的生存环境还太恶劣了

        ,需要一步步改善。

        当然,制司从六十万招附饥民身上,除了可征募、对京襄忠心耿耿的青壮兵员外,也并非没有其他方面的收益。

        目前京襄诸州府及制司所辖诸工造机构不仅独立核算,还实行税利分拆核算——因此京襄不仅对外输出布铁茶瓷会产出大量的直接收入,对内贩售盐铁茶布瓷器也同样会产生直接的税利收入。

        六十万招附饥民看似暂时还没有办法向制司直接贡献赋税,但每年的间接税利还是达百万贯之巨——合并到整个荆州七县含侨县南蔡,每年大体能贡献近两百万贯的赋税。

        由于荆州所能对外输出的主要富裕物资就是粮食,因此荆州相当于承担了制司每年近一百五十万石的粮食供给。

        今年秋冬计划建造的荆江大堤,主要是在三湖与荆江之间临江地区已经修建的诸大垸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垸堤、套堤、分水堰等水利工程建设,沿荆江北岸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洪、御洪、灌溉及航运体系。

        这么做的好处,除了进一步加强荆江北岸地区抵御荆江汛季洪涝灾害的能力,使安置于此的招附饥民能真正安居乐业,同时也是进一步开发荆北四县的耕作潜力。

        这不单单是进一步扩大四五十万亩的屯田规模,更为主要的还是要将荆北肥沃土壤的亩产量提高到江淮水田的水准,就需要在水利设施建设上持续不断的下苦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其他小说]我的公公叫康熙 [列表]
  2. [其他小说]铁血残明 [列表]
  3. [其他小说]王的女人谁敢动 [列表]
  4. [其他小说]绝爱幸 [列表]
  5. [其他小说]【迷情三国?魏书】帝王墨 [列表]
  6. [其他小说]兰若蝉声 [列表]
  7. [军事历史]寒门崛起 [列表]
  8. [其他小说]将军好凶猛 [列表]
  9. [其他小说]红色莫斯科 [列表]
  10. [军事历史]天唐锦绣 [列表]
  11. [其他小说]女帝的极品太监 [列表]
  12. [其他小说]剑道乾坤 [列表]
  13. [其他小说]荡宋 [列表]
  14. [其他小说]绝色皇后的贴身假太监 [列表]
  15. [其他小说]三国之终极进化 [列表]
  16. [其他小说]钢铁皇朝 [列表]
  17. [军事历史]迷踪谍影 [列表]
  18. [其他小说]珠玉缘-第一部 [列表]
  19. [其他小说]如此,死了才有重生 [列表]
  20. [军事历史]谜洋之二: 海上丝路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