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部族首领,主要以朔州以西的西山胡为主,他们早年就游离于契丹与党项之间左右逢源,二十多年前还因反叛,受到萧林石的残酷镇压;两次北征伐燕期间,徐怀出兵击溃西山胡,除了乌敕氏等少数族众,为楚山吸纳,最终南迁楚山外,其他的西山胡都为萧林石整合进契丹残部。
西山胡以及一部分其他附庸部落,对契丹以及萧林石个人的认同度并不高,何况这些年来碾转南北,并没有得到一处栖息之地,他们就觉得投降赤扈人,不会比南下更惨。
萧林石果断出手清洗了反对者,便赶在洮水冰封之前悍然率族众南下。
前朝吐蕃兴起,与中原或和或战,交往密切。
两三百年间两地无论是出兵、商贸,亦或是和亲,形成以关中长安为起点,经天水西出陇右、河西,然而从河湟鄯州或称西宁州,今西宁等地南下,可以抵达通天河畔泸水中游的囊谦今玉树,乃赫赫有名的唐蕃故道的北段部分。
在抵达囊谦之后,一条道是继续往西南方向而行,可以前往吐蕃故道逻些城,但那是卫藏地区的腹地,距离大理国更为遥远,与契丹族众南迁的目的背道而驰。
另一条道则是渡过通天河南下,前往康延川今昌都,到达康延川之后,可以循着茶马道南线东进,前往大理国。
这也是为何王举、史琥会率援师主力走蔡马道南线进行接应的关键原因。
只不过是萧燕菡、张雄山率先遣兵马抵达通天河畔时,除了正值河水浩荡之时,芒康岗吐蕃诸部已经集结近两千骑兵在南岸以逸待劳守,被迫沿着通天河左岸艰难而行,才最终先与苏蕈、徐惮他们相遇。
萧林石率契丹残部主力南下,也是较为顺利抵达囊谦以东的通天河左北岸地区,在那里遇到萧燕菡他们从神玉山麓派出的信使,于是也决定舍弃康延川方向,沿通天河左岸南下。
十月之后,约有两千赤扈骑兵追入荒原,但对恶劣的高寒气候同样不适应,并没有直接扑上来,而是像狼群一样,远远缀在其后,等候更好的出击时机。
赤扈人并没有派遣更大规模的骑兵部队杀入荒原,也并没有出乎众人的预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