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山点点头,表示他们出发前,制司就想到过这种情况。
对萧林石、石海以及撒鲁合等人,他们站在契丹残部最终、也是最根本的利益上,南下可能是保存契丹血脉最好的选择。
然而这条路太难走了,十万契丹族人,可能都未必有四五万人能走到大理,更不要说抵达大理之后能不能扎根下来,还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扎下根来,都是未知数。
具体到个人,想到要付出这么大的牺牲,特别是契丹残部的中下层部族首领,去搏一个未知的前程,又有几个能坦然接受?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他们现在选择投降赤扈人,情况可能都比南下要好。
契丹内部出现激烈的分歧,有什么好奇怪的吗?
张雄山也并没有信心能说服萧林石等人痛下决心率契丹残部南下,有时候甚至并非萧林石个人意志所能决定。
契丹残部南下,与大越的猜忌并没有彻底消除掉,甚至被迫与高峻阳撕破脸,转入洮源。
萧林石当初的决定目前看并不像是最好的结果。
相反,燕蓟契丹在投降赤扈人后,境况也没有他们当初想象的那么糟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