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六章 京襄 (6 / 6)

作者:更俗 最后更新:2023/7/23 16:36:33
        “铸锋堂拆借之法可以继续施行。”徐怀说道。

        “铸锋堂对外拆借几无可能,而在京襄诸州县之内拆借,除了强行摊派,要不然进展也不会太乐观,”苏老常站在一旁,说道,“接下来在南阳、襄阳、荆州大规模进行清地,又要搞减租限佃,手里掌握大量钱粮的宗绅士族,即便明面上不敢反抗,内心也是怨恨无比,哪里肯再主动将钱粮拆借给制司度支?除了宗绅士族之外,我们总不可能向中下层民众拆借钱粮吧?”

        “我看未尝不可,”徐怀很早就在琢磨这事,只是现在才有机会提出来,说道,“中下层贫民手里是没有多少余钱,但是积沙成塔,京襄三四百万庶民要是将手里的余钱都汇聚起来,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贫民手里仅有三五贯或一两贯余钱,总不是至于使铸锋堂找上门去,一户户拆借吧?”苏老常头痛的问道。

        为侨置南蔡县建设所需,铸锋堂于襄阳、江夏等地拆借钱款,都是找当地的大商贾、大宗族所办的质库典铺,其中王氏一族总计就拆借钱款二十余万贯,因此拆借较为简便。

        倘若找中下层贫民拆借,每一笔拆借细微到三五贯甚至三五百钱,那要想筹到一百万贯钱款,其中得发生多少笔拆借?

        这得投入多少具备记账能力的人手,才能完成?

        “不需要那么复杂,东川、西秦铸制铁钱,我们可以直接铸制值十钱、百钱的计息铁券?”徐怀说道,“相比东川、西秦铸制铁钱直接拿去征购钱粮、发放兵饷俸薪,最终导致民间物价飞涨,我们所铸的铸铁券放出去到约定年限之后,是要计算钱息进行偿付的——这也意味着我们铸多少铁券,最终还是要与制司的财赋、度支统筹起来核算,其本质还是从民间拆借,对民间物价的干扰也会甚微……”

        “使君此策却是想我等所未想,未尝不能一试!”史轸沉吟说道。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pck.iamtaec.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军事历史]天唐锦绣 [列表]
  2. [其他小说]女帝的极品太监 [列表]
  3. [其他小说]三国之终极进化 [列表]
  4. [其他小说]绝色皇后的贴身假太监 [列表]
  5. [其他小说]我的公公叫康熙 [列表]
  6. [其他小说]丹道宗师 [列表]
  7. [其他小说]荡宋 [列表]
  8. [其他小说]王的女人谁敢动 [列表]
  9. [其他小说]将军好凶猛 [列表]
  10. [其他小说]铁血残明 [列表]
  11. [其他小说]我娘子天下第一 [列表]
  12. [其他小说]红色莫斯科 [列表]
  13. [军事历史]寒门崛起 [列表]
  14. [其他小说]带着系统来大宋 [列表]
  15. [军事历史]神话版三国 [列表]
  16. [军事历史]迷踪谍影 [列表]
  17. [其他小说]兰若蝉声 [列表]
  18. [其他小说]剑道乾坤 [列表]
  19. [军事历史]寒门祸害 [列表]
  20. [其他小说]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