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洞荆联军也好,洞荆义军也罢,其实主要就是由两类群体构成:
一是洞庭湖及荆江沿岸州县的底层贫农,男女老少加起来有二三十万人;一是逃避战乱南下的饥民,规模更为庞大,差不多有七八十万人投附洞荆联军,因此他们南下流亡,绝大多数人都变得一无所有,困于饥病,也更无所顾忌。
不过,洞荆义军最初发起暴|乱的中坚力量,却是与周边州县底层贫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三十六家水寨势力。
三十六家水寨头领、头目,在占据洞荆联军上层位置之后,也更愿意提拔、任用周边州县出身的军将武吏,并视之为嫡系、亲信,可以称之为荆湖派。
目前荆湖派是洞荆联军的主导力量。
不过,南下流民投附洞荆联军的规模太庞大了,洞荆联军自身的组织能力又有限,不得不任用流民出身的武将军吏,利用宗族乡族天然形成的凝聚力,去统领各自的族人乡众。
这就导致在洞荆联军内部,中下层军将武吏,南下流民出身的占了七八成,则可以称之流民派。
徐怀使军情司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扶持东洲寨,更多还是要通过东洲寨去联络、团结洞荆联军内部、南下流民出身的流民派将领。
相比较侨县南蔡吸纳二十四五万南下流民,就能为楚山提供近八万青壮后备军事力量,整个洞荆联军的内部,南下流民青壮更是高达二十多万。
倘若将洞庭湖及荆江沿岸还没有投附洞荆联军的流民势力都算上,这个数字可能高达四十万。
倘若真正叫葛伯奕顺利剿灭洞荆匪乱,如此规模的流民青壮,就有可能为淮王府一系所掌控——楚山即便不暗中拖淮王府的后腿,也要争取有朝一日能控制一部分流民青壮,不使之为淮王府全部所有。
这也是史轸年后得知许蔚病逝的消息之后,向徐怀所献之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