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 (3 / 6)

作者:更俗 最后更新:2023/7/23 16:36:33
        这是历朝历代数次江淮军事势力组织兵马北伐,最终都无功而返,甚至遭受挫败、乃至惨败的关键原因。

        说到底就是河淮地区被打烂了,人口流失严重,千里皆成不毛之地,北伐军团无法就地获得充足的补给,一切都依赖从江淮乃至江南地区调度。

        过于漫长的补给线,成为北伐军团最大的软肋所在。

        就算契丹骑兵都留在京襄不返回邛崃山西麓去,京襄最多也只能组织两万骑兵,远远不足以保护渡淮作战后漫长的后勤补给线不被赤扈骑兵切断。

        因此,徐怀最终所定的渡淮方略,并没有想着一下子就长驱直入。

        他计划用天雄军、选锋军在汝蔡等地吸引镇南宗王府的主力兵马,用靖胜军、宣武军及骁胜军在水军的配合下渡过淮河,除了夺取淮川、颍上、下蔡等淮河北岸城池外,然后主要将沿颍水、涡水、蔡水等纵贯河淮腹地的河流一路往北攻城拔寨,先收复淮河北岸的颍州、陈州、宋州等地。

        在恢复颍州、陈州、宋州京南三州的防御之后,徐怀才会考虑收复京西最关键、目前为叛将岳海楼所部盘踞的许州、陈州两地;而在收复许、陈两州之后,徐怀依旧不会去考虑暴露在赤扈铁骑兵锋之下的汴梁城,而是会考虑从汝州出兵收复有山川之险、限

        制虏骑发挥的河洛地区,控制黄河中游。

        总之,要虚心接受历朝历代北伐失利的经验教训,不能急于求成。

        当然了,照此方略,整个渡淮反攻作战将旷日持久,很可能会持续两三年甚至三五年更久,因此更需要把数十万将卒家小迁到淮河沿岸安置下来,将淮河沿岸的基础打牢。

        后续无论是从淮河沿岸征购粮秣等物资,还是从淮河沿岸组织大量的民伕随军北上,又需要从淮河沿岸征募义勇,参与北岸城寨的防守,都要远比从两江、两浙地区征调,要方便、节省得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军事历史]天唐锦绣 [列表]
  2. [其他小说]女帝的极品太监 [列表]
  3. [其他小说]三国之终极进化 [列表]
  4. [其他小说]绝色皇后的贴身假太监 [列表]
  5. [其他小说]我的公公叫康熙 [列表]
  6. [其他小说]铁血残明 [列表]
  7. [其他小说]将军好凶猛 [列表]
  8. [其他小说]丹道宗师 [列表]
  9. [其他小说]王的女人谁敢动 [列表]
  10. [其他小说]兰若蝉声 [列表]
  11. [其他小说]红色莫斯科 [列表]
  12. [其他小说]靠着历史在异世界迈向王者之路 [列表]
  13. [其他小说]带着系统来大宋 [列表]
  14. [军事历史]神话版三国 [列表]
  15. [其他小说]【迷情三国?魏书】帝王墨 [列表]
  16. [军事历史]寒门崛起 [列表]
  17. [其他小说]我娘子天下第一 [列表]
  18. [其他小说]剑道乾坤 [列表]
  19. [军事历史]迷踪谍影 [列表]
  20. [军事历史]寒门祸害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