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扈骑兵散列围合淮川城,仲长卿率其部兵马列阵于北城之外,很快就集结十数队人马同时拥云梯若干往北城攻来。
此时在北城之外,皆为仲长卿所部占据后,没有大量的精锐箭士逼近城下狙击、压制城头,守军可以直接抵近垛口,用弓弩压制敌军的速度,待云梯的铁钩子搭到垛墙之上,擂木、滚石纷纷而下,一桶桶桐油浇淋下去,顿时就叫敌军死伤一片。
仲长卿所部兵卒,作战意志还是颇强的,但城墙却足以弥补双方的差距。
此时北城之上的守军,要比之前密集三四倍,将卒也没有那么恐慌,这种情况下,赤扈人不用精锐箭士压制城头,想直接附城强攻,也必然要付出惨重代价。
仲长卿所部两次强攻都被击退、伤亡惨重,摩黎忽一方面遣骑兵进逼东西两城,一方面调两百精锐射手,进入北城阵地,用强弓压制守军离开垛口,使仲长卿部兵卒能顺利登城。
不能阻止敌军登城,守军也不强求要立时将敌军驱赶下去,而以马面墙之上所建的战棚为支点,利用城墙之上层层叠叠的碍障物与敌军僵持、纠缠。
敌军为障碍物所阻拦,被限制在狭窄的空间里,难以在城墙之上横冲直撞。
守军在城墙之前除了兵甲更完备,还有盾车、偏厢车、铁黎车等小型战械,在强遏住内心的慌乱之后,与登城敌军纠缠,犹不留下风,叫登城敌军被马面墙战棚、箭楼、角楼等重要节点分割开。
赤扈人从东西两城登城,犹是如此,将卒守马面墙战棚、箭楼及角楼这些节点,精锐更是固守城北楼不出;即便有小股虏兵缒绳杀入城中纵火,也犹是不管。
摩黎忽很快也意识到守军的意图,一方面往城中纵火制造更多的混乱,令守军城内调动失调,一方面调更多的披甲精锐下马登城协同仲长卿部作战,将进攻的重点全面往北城倾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