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怀使陈子箫收编、统领宣威军残部,当然不会叫他一人承下所有的担子。
徐怀不仅将杜仲、徐惮等一批桐柏山的年轻将领拔给陈子箫麾下担任都将、指挥,还将以杜武为营指挥使的一营精锐,编入第六厢作为定海神针。
荆湖北路及原
宣威军的将吏此时也都各有安排、各奔前程。
孟节、许亢、程啸等人本身就是荆北监司中高层官员,在淮川守卫战之后就返回荆湖北路了。
韩奇文作为淮川知县,是建继帝在襄阳即位之后,才临时划归荆湖北路,实际上与荆北监司没有什么关系。
他又是正而八经科举出仕,就直接前往襄阳听候选派。
原淮川县尉许凌虽然也已得官身,但他是武吏出身,自知前往襄阳候选,也不过是在县尉、巡检使等底层官职之间流转,难有出头之日。
而他曾任汝淮巡检使,虽然数年前汝淮巡检司也就有几条小船,不到两百兵卒,在淮水上游、汝水下游缉拿、打击水匪泽寇,但矮子里拔将军,许凌统领水军总要比楚山众人更有经验一些。
而许凌了解淮水上游的水情,也是在汝淮巡检使任上有些功绩,才得授淮川县尉的。
大越立朝之初,县尉多以武吏担任,但一百多年过去,武吏能任县尉者已经很罕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