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在杂物间找到一张锈迹斑斑的小铁丝网,擦洗干净后搁在煤炉子上,火门调到最小,放上芋头让它慢慢烤,隔一会儿挨个翻个面,一直从下午两三点烤到傍晚,筷子一戳能戳进去了,说明烤熟了,一人分到两个小芋头当晚饭。
这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哪怕只有五六岁,也晓得怎么生炉子做饭、怎么洗菜切菜,更不说洗脸洗脚洗衣服拾掇自己了。
不是院长苛刻,而是条件就这么困难。
原先还有两个帮工,可这几年福利院收到的捐款有限,上头拨下来的津贴补助供孩子们温饱过得去就差不多了,稍微花点钱改善一下院里的硬件设施,譬如给每个房间安个空调、洗澡间装个热水器啥的,雇工就没钱请了。
所以孩子们两岁就开始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小的时候洗自己个人的碗筷、衣服,大一点了帮院长妈妈一起下田种菜、除草施肥,还没到上学的年龄,就已把生活的技能掌握了。
亏就亏在年龄小,若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徐茵哪里还用愁啊!
第三天,徐茵刚醒,就见床沿趴着两个小萝卜头。
徐东见她醒了,兴奋地问:“茵茵,今天第三天啦,能变好吃的了么?”
徐西也一脸期盼:“还能变前天那么好吃的小馒头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