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家桐在台大找到了过去二十多年的各期《物理评论》,他一一挑出以前他在这份期刊上所发表过的论文,把论文名称、摘要与发表日期等全都抄录了下来。
他惊喜的发现,十四年前恩师包立可能因为联络不上他,就迳自代他将那篇「任何关於定域隐变数的物理理论无法复制量子力学的每一个预测」的论文投稿至《物理评论》了。而且这些年来这个理论不断地被讨论,并且还被称为「姬定律」、「姬不等式」受到许多论文的引用,可说已获得了物理学界的重视与认同。所以,其实在他失踪的这些年里,「姬家桐」三个字已经闯出了点名号,现在只等他这个大活人出现,那差不多就大势底定了。
查了论文,姬家桐又来去匆匆地跑了一趟台南,在台南美国新闻处注二抄下了十多所美国大学的连络地址。他写了十几份详细履历,履历内容包括了他的学历、经历以及他所发表过的论文清单,并各附上一封文辞并茂的求职信,按址寄往那些美国大学。
当时的航空邮件非常昂贵,要省钱就得寄海陆邮件,一来一回就需要将近两个月,这还没算上学校里审查申请、跑行政流程的时间。所以他大可趁这段等待的时日,设法筹措一笔去美国的旅费。
这天姬家桐叫了辆三轮车,吩咐去大直北安路,并且亲切地跟车夫聊了起来。由於这段路程还有点远,车资颇丰,所以那名三轮车夫也挺高兴的有问必答,详细地描述了这一行的甘苦。到了目的地,他就在路边找了块石头坐着,盯着他的目标观察了一整天。
第二天,姬家桐照着那车夫的指点找到了车店,租了一辆半新不旧的三轮车,就啪躂啪躂地踩到了前一天他锁定的目标门口,展开了他的运输事业。
这儿是刚刚才成立的美军士官俱乐部,後来台北Ai玩的SaO包们管那地方叫「六三俱乐部」,美军官兵则叫它「中国海」。
或许是三轮车夫们对红眉毛、绿眼睛的美国大兵有点害怕,姬家桐居然成了第一个固定来这里等客人的三轮车夫。由於姬家桐英文说的呱呱叫,让那些大兵们大有宾至如归之感。加上他的服务态度亲切风趣,车子又踩的飞快,以至於大兵们一叫车就先找他,让他几乎整天没得休息,一回到住处就累的倒头便睡。
注一这位戴教授可能是戴运轨先生,民国十七年至民国二十一年期间在中央大学任教,民国三十五年至民国五十一年担任台大物理系主任。
注二当时美国新闻处在台南,是台湾唯一的美国资料中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pck.iamtaec.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