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唯有等,我那两个狗头军师说最快今晚,最迟明早,北周就会派人来。”徐子东信心十足,继而转开话题道:“现在还请李大人让民夫先行赶着牲口回上马关,秋天将至,没有牲口和壮劳力,两辽道大片的粮食怕得烂在田里。”
李正欢提出异议,“离着襄平还有十里地,没有民夫,手下儿郎哪里搬的过来?”
“这个不必担心,襄平城里有的是百姓,运粮的事交给他们就行。既可以让两辽道百姓早点回家,还能让北周百姓自己亲眼看到粮食。还不用担心北周得到粮食后不分给百姓,全都留作军用。”徐子东耐心解释。
“可是……”
李正欢还有疑问,徐子东却抢道:“更重要的是,粮食就这么多,襄平城加起来二十几万人,这些粮食撑不了多久。北周会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把粮食留给军队,保持战力,那时百姓还是会饿肚子。明明有粮食,不分给百姓,那百姓与北周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僵。要么把粮食均分给百姓和军队,这样甲卒吃不饱,士气必会低落,弄不好军心还会涣散,战斗力会大减。”
徐子东举起左手,“军心。”接着举起右手,“民心。”
然后两手同时伸向李正欢道:“这两颗心,北周只能得其一,很难两者兼顾,不管北周要哪一颗,对于我们都是有利。而这前提便是要百姓看到,并且知道粮食的具体数目,不给北周那些当官的隐瞒粮食数目的机会。”
“哦。”李正欢恍然大悟,“想让北周百姓知道,让他们亲自来运粮最为直接。”
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李正欢赞道:“徐将军做事滴水不漏,李某自愧不如。”
“哪里,哪里。”徐子东谦虚两句,伸手拔出木棍,“来,李大人,先来出出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