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颜士奇没有这样做,他年纪大了,没了什么雄心壮志,只想着能够再扶天命帝一程,尽到臣子的职责后,就告老还乡了。像这次的谋逆案势必牵涉甚广,他根本就没有精力去查办,要是他强出头,弄不好就得陷进去。
另外,在他看来,秦之初的忠心是毫无疑问的,别的不敢,谋朝篡位,肯定是不会的,估计也不会谋求太多的政治权利,他这样的人,得道成仙,才是所求。
所谓无欲则刚,再加上秦之初跟皇室关系密切,精力充沛,又有足够的手段,遍观大周朝野,秦之初绝对是查办谋逆案的不二人选。
当然,颜士奇也看得出来,秦之初做钦差,一向跟秦之初有仇怨的六大国公府肯定要倒霉了。倒霉就倒霉吧,秦之初愿意公报私仇,颜士奇不但不会阻止,还是持有乐观其成的态度。
对六大国公府,颜士奇一向是没有多少好感的。六大国公府发展到今天,那一个不是势力庞大,俨然是国中之国,对大周的政局而言,弊大于利,对大周的百姓而言,六大国公府对他们的盘剥,一向都是苦不堪言。
颜士奇想收拾六大国公府不是一天两天的,只是太祖皇帝亲口御封的世袭罔替的六大国公府,不是他想动就能够动的。
现在,秦之初被任命为查办谋逆案的钦差,无疑是破开六大国公府这块坚冰的不二人选。颜士奇等着看一场好戏。
颜士奇把圣旨合了起来,“老臣领旨。钦差大人,你有什么需要老夫办的,做的,尽管吩咐,老夫一定尽全力配合。”
颜士奇完后,次辅还有各部尚书也都做了类似的表示,他们都跟淑妃没什么关系,谁来做钦差,都碍不着他们什么事,何况,他们自问也都没有做过什么让秦之初觉得憋屈的事情,秦之初就算是想为难他们,也得找个由头不是。
楚国公、赵国公、韩国公、魏国公、燕国公等五大国公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他们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论起对秦之初的了解,朝中的王公大臣没有谁能够比得上他们,从一开始,他们就知道秦之初不是个软柿子,纯粹一个刺头儿,谁要是找秦之初麻烦,秦之初总是会想方设法的讨回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